新聞網訊 2020年,我校固態鋰電池研究團隊在中科院“百人計劃”、“泰山學者”郭向欣教授的帶領下,取得一系列高影響力的研究成果。以青島大學為第一單位和通訊單位,在Electrochem. Energy Rev., 2020, 3(4), 656-689(第一作者賈夢洋,即時IF~25)、Mater. Today Nano, 2020, 10, 100075(第一作者黃瑋麟)發表2篇綜述文章,系統闡述了實用化固態電池的設計策略與優化方案。以此為指導方針,在ACS Energy Lett., 2020, 5(1), 252-262(IF=19.003,引用23次)、Energy Storage Mater., 2021, 35, 512-519(IF=16.28,第一作者畢志傑)、J. Mater. Chem. A, 2020, 8(8), 4252-4256(IF=11.301,第一作者畢志傑,引用7次)、Chem. Eng. J., 2020,387, 124089(IF=10.652,第一作者畢志傑,引用11次)、ACS Appl. Mater. Interfaces, 2020, 12(41), 46162-46169(IF=8.758,第一作者賈夢洋)、ACS Appl. Mater. Interfaces, 2020, 12(41),46231-46238(IF=8.758,第一作者賈夢洋)、ACS Appl. Mater. Interfaces, 2020, 12(48), 53781-53787(IF=8.758,第一作者Waquar Khokhar、趙寧)、J. Power Sources, 2021, accepted(IF=8.247,第一作者賈夢洋)、J. Energy Chem., 2021, accepted(IF=7.216,第一作者穆爽)等期刊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10餘篇,系統報道了鋰鑭鋯氧固體電解質材料界面科學問題及改性,複合膜電解質材料的設計與構築,以及固態電池電芯結構設計等關鍵問題。
團隊今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(高比能固態鋰空氣電池固固界面鋰氧反應機制與性能優化NO.52002197、基於原位聚合的有機電解質的電致變色型固態鋰離子電池研究NO.22005163)2項,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,聚焦石榴石固體電解質、固態鋰電池及鋰空氣電池的前沿研究;同時,今年獲批“山東省固態電池工程實驗室”省級平台1項,推進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發展平台建設,促進固態電池的成果轉化。